舌尖上的中国配音 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文案

更新时间:2022-08-10 23:18:18    阅读:1299

小编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真的是太好看了,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已经会不知不觉地被里面的美食所吸引,从而打心眼里面想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尝遍世界各种各样的美食,当然这也离不开这一个人的努力,那就是我们的舌尖山的中国配音演员——李立宏老师,他用他那独具特色的嗓音,把一个又一个怀念家乡的孩子,拉回到小时候家乡浓浓的味道当中,有时候看的不仅仅是美食,可能更多的是看当初的那段美好时光。

小编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真的是太好看了,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已经会不知不觉地被里面的美食所吸引,从而打心眼里面想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尝遍世界各种各样的美食,当然这也离不开这一个人的努力,那就是我们的舌尖山的中国配音演员——李立宏老师,他用他那独具特色的嗓音,把一个又一个怀念家乡的孩子,拉回到小时候家乡浓浓的味道当中,有时候看的不仅仅是美食,可能更多的是看当初的那段美好时光。

 

一、舌尖上的中国配音


1、李立宏,北京人,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年度最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198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表演教研室主任。主讲课程是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
2、2013年3月中旬,李立宏亮相央视一套《正大综艺·墙来啦》节目,为没能进入《舌尖上的中国》的煎饼果子进行了“补救”解说。2018年3月26日,其担任配音解说的纪录片《就是那一只蟋蟀》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2021年5月,担任北京交通大学第10届主持人大赛首席评委嘉宾。

 

二、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文案

1、秀风景,秀美食,秀工作,秀恩爱,秀孩子。打开人人微博朋友圈,似乎都是大家过的都很好。
2、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3、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4、尽管一日三餐,几乎成为人类共同的饮食制度,同样的饭食在中国,却变幻出不同的生活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
5、木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6、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7、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8、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
9、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10、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三、舌尖上的中国配音是怎么做的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中,“内部三技巧”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将其正确恰当的应用是播讲好一个电视纪录片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在进行纪录片解说时要在尊重稿件内容和思想的前提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一步充实稿件内容,提起受众的欣赏兴趣从而使受众真正的融入内容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稿件时突出表现“情景再现”的能力;“内在语”的应用不但使内容充实,而且还有助于受众的理解,把受众带到节目内容之中;电视纪录片解说是面向广大受众的,因此我们在解说时就一定要感受到受众的存在,要把稿件的真实内容毫无保留的传达给受众,有“对象感”是贴近受众的最好方式。用播音内部三技巧来指导电视纪录片解说时一定要注意声画结合,在进行解说时不仅仅是进行声音上的塑造,要和画面结合起来,声随情动,情随影动。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日日夜夜的磨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熠熠生辉,很多的时候一部作品口碑,也是慢慢在积累,转变的,所以《舌尖上的中国》真的是一部很值得观看的纪录片,她没有很多的长篇大论,她只是娓娓道来,给你诉说这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口味的喜好,这当然是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该内容为非商业目的的转载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版权属其著作权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

闪电配音

扫码免费试音
企业微信

免费试音

帮我推荐

价格计算

在线下单

开具发票

不招主播

确认提交

全网全品类皆可配 顶配好声音

点我咨询
错误